神奇的师大第三季|那些让课堂燃起来的“网红”老师们!
师者
于三尺讲台之上授业解惑
或诙谐生动的上课风格
或乐观博学的人格魅力
启迪思想 笔耕不辍
又与时俱进 创新课堂
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些
颜值与才华并存的老师们吧
策划/ 孙玉珠 刘宇
设计/ 刘杰林
编辑/ 杨双毓 刘书芳
记者/ 巩紫瑞 孙凯旋 杨双毓
摄影/ 杨甜甜 @聂康妮 @倪天睿
责任编辑/ 张莹
部分图文来源于生科院官网 百度百科
微博 往期推文 老师及受访学生
章竹君
1
▎八十岁了还在讲课 学生亲切称他“章爷爷”
师·范丨他快八十岁了还坚持站在讲台 学生们喜欢他课后要签名
校园 ┊ 朋友圈都在晒雪景,而我们要晒的是这些老师!
“
我们这个社会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诱惑,各种浮躁和喧嚣,让我们安静下来,让我们守住作为一个教师的底线,教好我们的学生,做好一名教师。各位青年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,努力培养学生。而学生们,年轻的研究生们,应该学会向你们的老师和权威提出挑战,努力攀登科学的高峰。
”章老师签名
▎学生说
@原来你是HWY:今天下课大家都跑去要签名,不过就签了几个,他解释说不是公众人物就算了,人超级nice,师大这样的老师应该有很多吧,非化学专业的学生能听到章老师的一节课也很荣幸。祝章老身体健康。
@AWC走出来吧123:虽然已经毕业,但章老师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,有时候上别的课,可能会打瞌睡或玩手机,但章老师的课,我还是认认真真的听了。一位让人尊敬的化学家。
于赓哲
2
于老师在课堂
于老师在百家讲坛
于老师超萌古装扮相,作客《大唐1+1》
▎学生说
@努力努力再努力:于老师讲课内容十分丰富,不仅有课本知识,还会拓展有意思的历史知识,不是照搬课本,而是融入自己的思想,让人觉得受益匪浅。
@松鼠家的小坚果:不论是上课还是日常,老师都特别幽默,而且是幽默得相当有内涵,可以在幽默中学到东西。
@薛薛小丸子:说起于老师,长得特别可爱,上他的课根本不舍得玩手机,有很多娃慕名而来蹭他的课,我也是其中之一。
@大宇:于老师上课从来不用话筒,但讲话声音特别洪亮和清晰,听感超赞!
余海龙
3
“
我追求轻松的课堂风格,希望学生们能真正学到东西。我也在不断调整教学方法,努力找出最新、最好、最适合学生的授课方式。除了教书,育人也很重要。在规定的教学任务外,我喜欢和学生们谈人生,与他们交流如何做人做事。播音主持专业就是教人如何把话说好,我希望能引导同学们更好地适应社会。
”余老师是我校播音主持专业第一届本科毕业生,2005年留校任教。家里本身就有很多人从事教师职业,所以对教育事业很热爱,他认为老师最大的成功就是能培养出无数优秀的学生。
余老师平时喜欢宅在家里看书,他经常广泛涉猎,这对教学也有一定帮助。从2012年开始,余老师开始通过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直播教学课堂,并要求学生把作业上传到微博。这种互动的教学方式可以弥补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足,课后学生也可以通过回看直播发现自己的不足。他经常对学生们说:“我不是网红,但要求同学们做网红。”
余老师的微博和公众号主页
送给你365个祝福!
▎学生说
@王宇哲:我选修了余老师的《演讲与口才》,老师上课生动有趣,幽默诙谐,会举很多身边的例子。最关键的是老师上课直播,可以锻炼同学们当众说话的能力!我们的参与积极性很高,我第一次看到全班一百多位同学争着上台表现自己,每个人都有发言权,大家都非常喜欢上余老师的课。
张建强
4
▎自述:“山神”老师称号由来
每年夏天生科院的学生都会去秦岭野外实习,这是一年中最开心的时光。都说90后是被惯坏的一代,但我在带野外实习的时候没有看到这样的迹象。这帮孩子对自然充满了好奇,很团结,不怕吃苦。
生物学的魅力在于大自然,我想用野外实习的机会,让大家多亲近大自然,多感受一下生物多样性的神奇。学生叫我“山神”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见过老一辈的植物学者是如何爬山的。我们学院的任毅、田先华等前辈教授都是“山神”之神。野外实习真的很有趣,我们还有“鸟神”、“虫神”、“孢子神”和“生态神”。
在授课方面我还有很多需要跟前辈老师们学习,也没有特别独特的授课方式。刚开始教这几年,我跟生科院的名师学习了不少,尤其是任毅教授。任教授的课堂总是能把艰涩的专业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,让知识变得鲜活、有趣。比如一个简单的苹果,通过联系生活经验和植物学知识,就会发现这里面蕴含着被子植物的秘密。
张老师的微信公众号和知乎主页
我喜欢在网络与人交流关于植物学的知识,在这个过程中我本身也学到了很多。就拿知乎来说,常常会有人问一些很有意思的问题,这些问题平时我根本不会注意。但为了回答这个问题,自己就会去查阅很多资料,发现这原来是个很有意思的领域,这样对自己的研究也有好处。“京兆春半”微信公众号创办的时候是受北大许智宏院士和顾红雅教授的《燕园草木》启发,想把师大的植物给大家做个简单介绍。后来由于琐事太多,更新也越来越慢,后面会尽量及时更新。网络给了爱好植物的人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,但有时候来自网络的知识往往比较零碎化,这样不利于对学科的整体掌握。
学生极力推荐的张老师最帅证件照
▎学生说
@快乐小神仙:老师讲的是植物分类,他的ppt几乎都是植物的图片,他的经历很丰富,见多识广,听他上课就感觉像听故事,重点是!没有作业!!老师有自己的公众号,叫京兆春半,在里面老师会介绍一些植物,以师大植物为主,幽默风趣,会联系生活实际和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来向大家介绍植物,使人印象深刻。
唐量
5
”运动营养学这门课涉及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及常见问题,如脱发、失眠、长痘、减肥等。我会告诉同学们一些关于健康的小常识,有些中国传统的健身保健方法,我也会分享给学生,运动营养学受到学生好评,对学生有帮助,对我来说是最幸福的事。我希望同学们提高自我健康意识,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。勤锻炼、少熬夜,把理论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。”
科研上,唐老师经常在实验室做一些与糖尿病、肌肉萎缩相关的研究;在业余时间,他喜欢运动健身;他觉得从事教育事业十年来,感悟最深的是要踏实做人、倾心教学、教学相长、启智创新。
▎学生说
@余孽未清:唐老师虽然普通话不是很标准,但作为选修课老师还是给了我很多帮助。他经常研究一些保健的方法,然后分享给学生。作为体院的老师,唐老师在运动健身和个人保养上很有建树,也会量体裁衣,并不照本宣科。
@吴小头:唐量老师上课提问问题的时候很严肃,但是讲解内容却很幽默,有时候会跟我们开开玩笑,活跃气氛,很灵活。
刘银昌
6
“
安静地教书,是我追求的生活。
”我开设《周易》课程,最早是在2004年春季。开这门课,主要缘于我大学期间辛介夫先生的一门“《周易》解读”课。辛先生在讲授这门课的时候,以训诂为主,兼谈《周易》的义理和象数,妙趣横生,启人心智。加之我幼年喜《易》,在听过辛先生的课后,更加喜欢阅读易学著作。《易》为群经之首,大道之源,无论在大传统还是在小传统中,都影响深远。
我们的思维方式乃至生活在的点点滴滴,很多都有《周易》影响的痕迹,“百姓日用而不知”,故很有必要为本科生开设一门有关《周易》课程,让大家了解我们内心深处的心理结构和带有根源性的思维方式。这不是发思古之幽情,而是让学生在了解过去(其实包含今天的我们)的基础上,能够更加自信、强大地把握现在和未来,因时处顺,顺天应人,从而更加幸福地生活。
学习传统文化,一定要立足于当下,不要泥古、复古。首先要问:我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?传统文化能为我带来什么?传统文化能为我解决什么问题?如果这些不弄清楚,有可能变成盲目地跟风。有了以上的问题意识,然后再选取比较经典的文本,沉下心去认真阅读原著,将其中的思想和知识与当下生活相对接,看看能得出什么感受和结论,一切从自己的思考和体认出发,不要盲从别人的观点。书读熟了,怎样学传统文化,自己心里就有谱了。
当然,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员,学习传统文化只是摄取精神、心灵营养的渠道之一,譬如物质营养的摄取,不管是吃肉夹馍还是披萨,只要能够满足人体对碳水化合物、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的需求,都是可以的。
▎学生说
@小幸运:一直很喜欢刘老师的课,按理说古文离我们比较遥远,上课容易走神,但老师总是能结合古文讲实际应用,关键是讲的一本正经但笑点满满的。课堂欢乐多!
@江山:风趣幽默,内容丰富,意蕴深长,引人入胜。
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
“真正的教育
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
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
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。”
师者,将岁月沉淀的知识和阅历
娓娓道与你听
待你有一天顿悟时
相信你会禁不住感慨:
“好幸运,我能遇到这样的老师!”
相信你在师大也遇见过这样的老师
评论区等你
快来秀一秀他们的风采吧
师大还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?
敬请期待下一季!
大家都在看
神奇的师大第一季 | 编织、射艺、做甜品......那些舍不得刷手机的课都在这里